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,着重阐述了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,提出了领导干部需要大力践行的八个方面的良好作风。“求治之道,莫先于正风俗”。领导干部作风的好坏,会对整个社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。好的作风,会对全社会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、凝聚作用和激励
|
作用。反之,则会败坏党的形象,损害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。
领导干部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并肩负相应的责任,他们的一言一行对整个社会具有重要的导向示范作用。领导干部只有始终自重、自省、自警、自励,谨言慎行,克己守法,做到“吾日三省吾身”,才能保持一身正气,两袖清风。这样,正人才有说服力,自己才有威信,群众也才能效仿。己不正焉能正人?身有邪气,说话办事就没有底气,群众就会不服气,何以谈得上领导?!应当看到,每位领导干部的作风都事关党的形象,事关政府的威信,绝不能视为小事。就拿生活作风来说,许多情况下,一些领导干部出问题,大都是先从生活作风、从日常生活小事上打开缺口的。古人云:“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”。作为领导干部要警钟长鸣,“常修为政之德,常思贪欲之害,常怀律己之心”。堂堂正正做人,清清白白为官,才能真正当好人民群众的公仆。
一个领导干部能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,一靠真理,二靠人格。所谓靠真理,就是要掌握科学的理论,并能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,尊重实践,按客观规律办事。所谓靠人格,就是要有高尚的操守和气节,要求别人做到的,自己首先做到;要求别人不做的,自己坚决不做。正派做人,公道办事,坚持原则,是非分明,一身正气,心底纯净,志存高远,心无旁鹜,才能抵住诱惑,坚守信念,事事处处做表率,一生做一个“大写的人”。事实上,我们党许多优秀的领导干部,其人格力量、形象力量远远超过了权力的力量。他们之所以为人民所景仰,并不是因为显赫的地位和权力,而是因为高尚的人格。一代伟人周恩来,备受世人尊敬的真正原因,不在于他是身居高位的国家总理,而是其崇高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;郑培民同志同样是以“做官先做人,万事民为先”的品行,为我们树立了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。领导干部的高尚品德、崇高气节和伟大人格,是立身做人的根本、为官从政的灵魂和成就事业的基础,也是增强群众的信任感、形成强大吸引力和感召力的重要因素。领导干部只有严于律己,身体力行,坚持做人的品行和操守,才能带出一支思想过硬、作风优良、人民满意的队伍,也才能带动起和谐向上的社会风气。